欢迎访问周口党建网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周口党史 > 党史专题 > 正文

传奇的起点

时间:2019-11-26 16:19:04 来源:周口晚报 编辑:韩永杰

微信截图_20191126162159.jpg

他出生在江西井冈山北麓的永新县,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毛主席亲切地称他“井冈山”,周总理曾亲往北京西郊机场迎接他的骨灰,他还有着“佛光将军”、“巅峰战将”的称号。

他领导着一支充满传奇色彩的军队:长期坚持战斗在艰苦的豫皖苏地区,作风勇猛顽强,辗转一万余里,经历数百次大小战斗,历尽各种艰难险阻,直到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为和平解放西藏立下不朽的功勋。

微信截图_20191126162218.jpg

很多人应该已经知道,他就是原18军军长张国华(1914—1972年),这支军队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1952年2月10日,西藏军区在拉萨正式成立,同年3月17日,第18军改为西藏军区,番号即行撤销。

但你也许不知道,这支军队是1949年2月18日在河南省鹿邑县西南的吴台庙正式成立的,这里后来划归郸城县管辖。

鹿邑和郸城,都归河南省周口市管辖,都是充满传奇的地方:鹿邑是我国古代伟大圣哲老子的故里,郸城之名也是由“丹成”二字演变而来,据说是太上老君炼丹成功的地方。老子的神奇,当然不仅是神话世界里的太上老君,而是现实中开创了道家学派,并为后人留下了一部五千余言的《道德经》,2500年来一直让古今中外的人仰望得目眩神迷。郸城还是鬼谷子王禅的故里,“鬼谷渺渺”,这位老子的弟子、兵法集大成者,也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

说了这么多的传奇,那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去寻找那个传奇的起点。

吴台庙 真的有座庙

国庆前夕,记者一行两次拜谒吴台庙。

9月25日,出发在蒙蒙细雨之中。坐在车上,打开车窗,感受初秋的清爽。行走在一望无际的豫东大平原,让思绪随着细雨穿越时空,飘飞在那个充满传奇故事的年代,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郸城县北部距县城16公里的一个叫吴台的小镇。

据说,吴台镇是个历史悠久的古集镇,吴台庙就在吴台集十字街口西北角。在拥挤的人流车流之中,车行很慢,随着深入,大街北侧“吴台大庙”四个烫金大字跃进眼帘。

下车,从并不宽敞的大门走进去,眼前是一片宽敞的所在。院内地势周围洼、中间高,正中的大殿红墙碧瓦、飞檐立柱,两侧松柏常青,焚香炉内青烟袅袅。殿前有几处市里、县里立的石碑,看时间,最早的是1990年11月郸城县人民政府立的“吴台庙遗址”,把其定为河南省郸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恰逢庙里在举行一个开光仪式,人很多,只能感受到善男信女的热忱,却难寻一支军队曾经在此成立的旧迹。

那就先了解一下脚下的这片土地吧。

有关吴台庙的历史,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是:此地原有九个小村,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北伐中原至此,命建五座庙宇,从此合为一村,称五台庙,因孙权为吴主,亦称吴台庙。

还有一种说法:孙权曾在此修建点将台,后来,金人在台上建起了五座庙,庙宇雕龙绘凤,金碧辉煌。庙西侧有一处方圆百米的低洼,俗称老龙窝,据说是三国时孙权母亲的墓葬。后人遂以台和庙取名,将原来聚集在点将台附近的九个小村庄合而为一,改名为五台庙,亦即吴台庙。

解放前夕,吴台庙属鹿邑县管辖,解放后属郸城县。

随着岁月的流逝,庙宇曾经的辉煌早已不在,如今仅存其中一座天帝大殿,看起来还算完好,重新的修缮掩住了岁月带给它的遍体鳞伤。

第一次的采访因为时间过于匆促,留下了太多的问号:有资料证明18军在周口市郸城县吴台庙成立吗?什么时候离开的?军民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9月27日,记者一行一大早再次前往郸城,只是,这一次,没有直接去吴台镇,而是先去郸城县城拜访了一位痴迷文史研究的老先生——郸城县志编撰者、市县两级文史研究员徐公卿。

84岁的徐老先生家里除了简单的生活用具外,角角落落都是书。“18军在吴台庙成立,下辖的54师在观音堂誓师,随后不久就出发了。我收集的材料也不是很多,可能你们会有用。”徐老先生双鬓如雪,但精神矍铄,没有寒暄,直奔主题。

说着,徐老先生捧出自己的著作《乡情集》,送给我们。接过书翻阅时,老先生非常贴心地说:“在241页。”翻到这个页码,果然有一个小标题《十八军诞生在吴台》,其中有一段:

有关2野5兵团18军组建经过,文史中多有记载。

一、2006年1月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家书抵万金》一书,载有原2野5兵团18军政治部秘书袁志超(山东临沂人),于1949年端午节由江西乐平寄给弟弟袁军的一封长达6000多字的家信。袁军在将此信献给该书编辑时,作了如下说明:“哥哥所在的2野5兵团18军,是支英雄的部队,1949年2月18日在河南鹿邑县五(吴)台庙(今属郸城县)正式组建,军长张国华,政治委员谭冠三。18军成立后,立即投入渡江南进的准备工作。”

二、周口市政协2010年第2辑(总第12辑)《周口文史资料选辑》载:“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豫皖苏军区撤消,原部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野战军第18军,张国华任军长,谭冠三任军政委……

徐老先生是位有心人,他说,他的这一节文字,除了参阅上面这两本,还参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及数十本书中关于郸城的内容。

说着,他又拿出一本繁体字版的红皮书《从豫皖苏到康藏高原》,在扉页的标题下,印着“部队史料 注意保密”字样, 下面注明:1953年10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四师政治部编印。

这本书记者从网上查到了,售价竟要2000多元了。书中有一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师进军路线图,展开来,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起点是鹿邑的观音堂。翻到第12页,“大事记”中写到:“1949年3月3日,我师在河南省鹿邑县观音堂隆重召开建师大会。会上,师首长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第54师正式成立。全体指战员举手宣誓:‘在党与上级首长的领导下,坚决将革命进行到底!向正规化迈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3月11日,全师从观音堂地区出发,开始向南挺进……”

“一个时代的人关心一个时代的历史,那一段历史都印在脑子里了,当时我才十几岁,经常见部队从身边过。”徐老先生的一句话,让我们豁然开朗。对,去寻找80岁以上的见证人。当然,除了去吴台,还要去一个地方:观音堂。   吴台庙 18军的起点

微信截图_20191126162517.jpg

微信截图_20191126162529.jpg

在吴台庙 他给18军打过绳子

告别徐公卿老先生,我们再次来到吴台镇。几经辗转,通过吴台村党支部书记晋大祥,找到今年89岁的老人杨乃奇。杨乃奇的家,一直就在吴台庙附近。

记者指着网上最常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军长张国华的照片,问老人:“你见过他吗?”

老人仔细看了良久,说:“看这脸面头儿,见过,不过当时穿戴不是这样的,是灰色的,他是当时部队的头儿。我们在庙后院打了半个多月的绳子,就是他安排我们吃部队里的饭。当时一起打绳的还有崔耀荣、陈润中,都是我找来的,他俩去世了。”

杨乃奇老人听力有些弱,我们几乎是在喊着和他对话,但说起往事,感觉他记忆力不错,思维很清晰。有一个有趣的细节:记者本来是问他身旁乡亲的手机号,这位70来岁的乡亲指着贴在手机上的号码说,他记不住,就是这个。杨乃奇老人说,他也有手机,然后一口气说出自己的号码。记者又问,你还记得谁的?他又说出了两个儿子的手机号。

虽说我们之间的对话很吃力,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询问和刨根问底,大致还原了杨乃奇老人和18军之间的交集。

那是1949年2月的一天,一位年轻军人站在杨乃奇家大门外很礼貌地喊:“老乡,家里有人吗?”当时21岁的杨乃奇正在家里和妻子照顾1岁多的孩子,从屋里出来,问:“有事吗?”老人还特地强调说:“部队在庙里住的不是一天两天了,从来不打扰老百姓,如果有事,都是站在大门外很礼貌地喊人。”

年轻军人问他会不会剥麻、打绳,说可以管饭吃。杨乃奇连忙说“会”。年轻军人又问,可不可以帮忙再找两个人,他立即跑到崔耀荣和陈润中家,“当时俺仨玩得好,又都会打绳,真是巧了。”

杨乃奇全家当时有9口人,一日三餐并作两餐,尽管如此也是食不果腹。当时刚过完年不久,天气很冷,杨乃奇只是耍筒子(光着身子)穿了一件破旧的大襟棉袄,一个大腰棉裤用带子绑着。

“因为有饭吃,能省家里的饭,俺仨每天天不亮就来到庙里了。当时这个院子里东西廊房有70多间,住着二三百当兵的。大早起他们就起来跑步、练拳、练刺刀,很少见到他(张国华),但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头儿,别人见他都打敬礼。”杨乃奇说,“在这里随便吃,红高粱面馍,杂面糊涂(粥),大锅的萝卜白菜。早晚都一样,有时候中午改一改,熬一大锅菜吃。”

“在家里吃不饱,在这里随便吃,会不会吃撑呢?”记者调侃。

“嘿嘿,那会。左手端着菜碗,手指头夹一个馍,右手拿着筷子还能再拿一个馍。那时候馍蒸得大着哩。”89岁的杨老先生用手比划着,笑得像个孩子一样可爱,“吃哩多,干活也多,从早干到晚,麻绳三丈长一根,俺仨一天剥麻打绳能弄怪好一堆哩。”

“你家里缺吃少穿哩,吃不完想没想着给老婆孩子带一点儿?”旁边的乡亲打趣他。

“那可不行。部队天天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占老百姓一分,咱农民也得有纪律啊,不能贪占公家的粮食。自己不在家里吃,就省不少了。”杨乃奇说得很认真。

“打绳的地方就在当时的后大殿院里,早都拆了,后来变成学校了。他(张国华)就住在廊房里,这里虽然住着不少兵,都是各忙各的。因为有纪律,我们不打听,不偷听,不乱讲话,专心干活儿。”杨乃奇说。

“你们部队要人不要?”一天,见到请自己打绳的年轻军人,杨乃奇情不自禁地说出了内心的冲动,想争取追随部队的机会。

“不知道呀!老乡,这绳打得不赖,又粗又结实。恁仨干活真麻利,明天不用打了,够用了。”年轻军人说得很家常。

“我后悔没有追问到底。谁知道他不疼不痒地说一句明天不用打(绳)了,是要走了呢,我万万没想到第二天起床来到庙里一看,把门(站岗)的没有了,房子里都空了。说实在哩,当时我心里就像失去亲人一样空落落的不是滋味儿。”杨乃奇边摇头边回忆,“后来听说部队南下了,我就琢磨着我们打的绳子应该是渡江绑筏子用的,心里也骄傲着哩!现在想起来,我还是遗憾没能跟着部队走啊。”

2016年4月17日《北京晨报》有一篇《回忆接收南京总统府前后》,真像是接着杨乃奇老人的话从吴台庙开始往后说,文章属名“杜琳”,文中有这样一段话:18军随营干部学校正式成立于1949年2月1日,地点在豫皖苏区一个叫吴台庙的地方,招收了大量知识分子(我本人也是学员之一)。随校一大队是从部队调来的连排干部学员,二三大队是新入伍的学生兵。经过军事训练、政治教育,这3个大队的干部学员比较整齐。

18军渡江作战的任务是从安徽安庆渡江。所以,从豫东出发一直往南步行……   中午12点半采访完杨乃奇老人,在吴台镇简单吃完午餐,我们急急赶赴22公里外的鹿邑县观堂镇。

前面说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于1949年2月18日在吴台庙成立,3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第54师在鹿邑县观音堂召开建师大会,3月11日,全师从观音堂出发,开始向南挺进……

观音堂这样一个重要的地方,我们当然不能不去寻访。

观音堂,观堂镇,这两者之间有着这样的“历史沿革”:观堂镇原名翟家店。清嘉庆年间筑寨,在寨南门楼上立观音塑像,遂改名观音堂,简称观堂。因政府驻观堂集故名。1946年为观堂集。1951年6月,为汲水区观音堂乡。2011年10月,撤乡,设观堂镇。

在观堂镇镇长王长新、武装部长李建国、观堂村党支部书记张正华的帮助下,我们也找到了当地一位89岁的见证者张思礼。

“俺这位大爷能喝(酒),性格开朗,像个小孩子一样,原来都是和我们年轻人对着瓶子吹。”去张思礼家的路上,张正华介绍。

从事香油生意的张思礼家里有些凌乱,但他剪贴报纸杂志集成的几个大本子堆成一摞,整齐地摆放着。

乍见张思礼老人,很是惊诧他满头长长的银发和寿眉长须。这时,张正华笑着说:“他可是被称为‘观堂街上的马克思’啊!”再看张思礼老人,还真像。

“观堂镇原称观音堂,又叫观音堂寨,因为南街有个观音像,四面都有大寨门。”张思礼老人说。

记者问起当年54师驻军的地方,老人说,1949年时他已经20多岁,还记得当时观音堂南泉古寺里有驻军,观音堂大街上住的也有军人。他们就是借个休息的地方,从不打扰百姓。不过,古寺早就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观堂中学。

我们请求老人和我们一起去曾经的南泉古寺所在地,本来趿拉着一双松紧口布鞋的张思礼,麻利地弯腰提上鞋,说:“你们算找对人了。走,我带你们去。”

“原来这里是腰大殿(正殿),后院为后大殿,敬的是天地众神;前后大院两侧全是廊房,里面住的都是军人。当时的寺庙大着哩,大概有100多亩地吧。”刚进观堂中学大门,老人就恨不得把一肚子的往事一下子倾倒出来,他几乎是一路小跑着为我们指证着寺庙原建筑的位置。问起老人知不知道这里曾开过誓师大会,他说,反正这个地方是总部,街上的兵也都归这儿管,这里练兵有场地,口号喊得也响,大街上都能听到。宣誓不宣誓我们老百姓就不知道了,反正也习惯了,部队天天都喊口号。不过,你们一说,我倒想起来了,应该是过了年不久的一天,许多人都集中到这儿了,那一次喊了口号之后没几天,部队就不见了。”   让历史记住 这个传奇的起点   我们应该记住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军长张国华,他能征善战,是军政兼优的干才,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本领。

张国华的女儿张小康著有《雪域长歌》一书,记述了以18军为主体的解放军指战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进军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的情景。张小康说:“古今中外,无论哪个民族、哪个国家,都有自己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英雄。他们的精神永生永存,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我们是直接接触过他们的一代人,我们的历史责任就是让子孙后代了解他们,让历史永远记住他们。”

是的,我们应该记住他们,历史应该记住他们,那些为了多数人的幸福宁可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的人们,那些书写不朽篇章的人们。

我们应该记住这个日子:1949年2月18日,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组建的日子。

我们应该记住这个地方:河南周口的吴台庙,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组建的地方。

我们应该记住,豫东大平原这片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曾经孕育过老子和鬼谷子,也曾经孕育过一个传奇的起点。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豫ICP备17037365号 技术支持:周口广播电视台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 联系电话:0394-822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