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党建网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专题 >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 正文

厚重土地承载民生根基

时间:2018-12-07 10:30:12 来源:周口日报 编辑:

“农为四民之本,食居八政之先”。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后,在周口这片大地上,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产量实现了由低产向高产稳产的跨越,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迈出了历史上最具活力的跨越。农业政策实现了由过去“交皇粮”向取消农业税、发放农业补贴转变;农业生产条件实现了由过去靠天吃饭向“旱能浇、涝能排、林成网、渠相连”的高标准粮田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由过去人力加传统农具的传统耕作模式向机械化、集约化转变;农业经营模式实现了由过去家庭小农经济分散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经营转变;农业产业化实现了由过去的家庭作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转变。改革开放40年见证了周口农业农村的蓬勃发展,铸就了周口农业农村的辉煌灿烂。

粮食产能逐年提升

40年前对于生活在周口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每天能吃饱饭算是头等大事。那时候,我市每年小麦总产量在10亿斤至20亿斤之间,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上了年纪的人,对于土地有种特别的感情。他们热爱土地更爱惜粮食,因为他们穷苦了、饿怕了。“那年月能吃上红薯面馍杂面饼就已经很不错了,更别提白面馍了。”采访中农民宋铁柱说,“完全靠天吃饭,与现在的生活无比相比。”

1981年以后,农村实行并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的栽培技术逐步普及,农业投资逐年增加,农作物品种逐步更新,粮食产量迅猛增长,人民群众的生活才得到显著改善。3年后小麦单产580.6斤,总产达到50亿斤,我市小麦生产由低产进入中低产阶段。

在进入21世纪后,全市小麦单产突破每亩800斤,小麦单产进入中产阶段。特别是2007年以后,小麦单产一直保持在900斤以上,小麦单产进入中高产阶段。2015年,全市小麦生产实现单产1002斤、总产103.8亿斤,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记录。

在广大农民群众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作物种植种类增多,粮食、油料常年产量分别占河南省的1/7和1/4,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00多亿斤,是国家重要的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小麦总产量由改革开放前的20亿斤左右增加到目前的100多亿斤。

粮食产量的增加,离不开科技的力量。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更加重视科技发展,一系列科技和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农业科研单位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周口市农科院在以主要农作物选育与应用的基础上,开展了高产高效开发和立体种植模式研究,科研成果逐步向拳头和高新方向发展,相继培育出了周麦8048、 8030,周麦5号,豫豆6号等农作物新品种。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周口市农科院成为农业部首批重点地市级农科院。小麦科研团队相继培育出国审和省审小麦新品种18个,其中周麦9号成为河南省及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之一,获第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奖”,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0多亿元;大豆育种省内领先地位进一步确立,有4个新品种获河南省审定,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十一五”期间,周口市农科院利用优势,实现了科研、生产的现代化和自动化,科研设备、基础设施的系统化和优良化,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先后成功申报国家和省级项目30多项,新建了专业实验室7个、节水灌溉工程280亩,购置了科研仪器和机械设备100多台套,建立了海南加代繁育基地36亩。

“十二五”期间,周口市农科院根据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和周口“两区一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平台建设力度,继续保持小麦育种国内领先地位,加大对弱势和小型作物的扶持力度。

通过国审和省审品种14个,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周麦27、22、26分别创造了827.1公斤、764.2公斤、761.9公斤等3项国内高产记录。其中,周麦27连续两年销售量突破6千万斤,树立了全国新品种推广新的标杆。

从粮食短缺,到增产增收,再到“解放”双手。昔日从事农业生产的得力助手——牛马,转变成了全面机械化。正是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推进,释放了农村劳动力,为促进产业转形提供可靠的保障。

1981年,农村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公社、大队、生产队所有和经营的农业机械逐步承包给个人,集体购买农业机械减少,户营农机迅速增长。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国家正式允许农民个人或联户购买农业机械,农民有了农机经营的自主权,自办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逐渐高涨。农民个人大量购置和经营农业机械,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农民拥有的农业机械不再仅仅是为自己服务的生产工具,而且成为农民逐步走上经营的社会化服务道路的致富载体。

2004年,国家开始施行农机购置补贴这一惠农政策,为周口市农机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截止到2017年底,周口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845.84万千瓦,是1978年的8.06倍,大中型拖拉机3.37万台,小型拖拉机28.26万台,联合收割机达到3.14万台。从2004年截止到2017年底,我市共争取到中央、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95亿元,受益农户6.67万户,共补贴各类农机具9.3万台。农机补贴政策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投资购买农机的热情,提高了我市农机装备水平,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大型化、多功能、技术含量高的机械得到快速发展。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04年的不到50%,发展到了2017年的84%,增长了34%。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劳动时间,劳动人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割麦、躬耕劳作的耕作方式彻底成为历史。三夏生产由原来的一个多月,缩短到5—7天,三秋生产可以提前10—15天完成收秋和小麦播种任务。排灌机械出动4—5天,全市农田可以普浇一遍,灾害之年不见灾。“一天就过麦罢”成了现实。

以质兴农 以制惠农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全市农业以集约、高效、绿色、可持续为方向,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任务,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市逐步形成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油料、无公害农产品、特色林果、优质瓜类、中药材、食用菌、花卉等八大农业生产基地。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为基本途径,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果蔬,加快推进高效种植业转型升级,促进周口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太康、郸城、淮阳、商水等为主的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以淮阳、郸城、商水等为主的优质大豆生产基地,以淮阳、西华、太康、沈丘等为主的优质花生生产基地,以项城、商水、沈丘等为主的优质芝麻生产基地。以扶沟县为中心,辐射带动西华、淮阳、太康发展设施蔬菜,设施蔬菜面积200亩以上的生产基地达到130个,全市有6个供港蔬菜基地,面积达到8000多亩。以太康、扶沟、西华、郸城为重点的优质西瓜和优质小辣椒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0万亩和80万亩。全市优质果树种植面积达到13.1万亩,初步形成了粮食、油料、瓜菜、小杂果等四大主导产业。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创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市为载体,采取多种举措,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逐步构建了由政府监管、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参与、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机制,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逐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全市未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有效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农业标准化生产基本覆盖了所辖8县1市1区,涉及到周口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了85%以上。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先后建成8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27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认定省级和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86个,面积25.2万亩。成功申报无公害农产品143个,绿色食品4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6个(扶沟西瓜、扶沟辣椒、淮阳黄花菜、项城白芝麻、黄泛区黄金梨、郸城红薯),获证农产品产地面积达131.8万亩。着力规范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全市所有农产品基地都建立健全了生产记录、投入品使用记录、销售记录等档案,确保了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我市西华县和扶沟县分别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和第二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

改革进程中,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农村普遍存在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侵蚀了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基础,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市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于2014年9月启动试点,试点结束后,2015年6月,下发了《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周口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周政办〔2015〕68号),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工作原则、工作重点、工作步骤。2017年底,我市完成了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自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以来,我市的一些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开始大面积流转土地。县、乡土地流转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崛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主力军。

农民专业合作社焕发出了蓬勃生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我市相继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周农〔2007〕68号)、《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意见》(周政办〔2010〕153号)等文件,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农民合作社在发展中规范,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由2008年底的783家发展至2017年底的15331家,其中:种植业合作社10430家,农业服务型合作社1149家。合作社成员人数达37万人,合作社统一购进生产资料48亿元,合作社组织销售产品89亿元,辐射带动周边61万户,全市土地流转面积从2006年的50多万亩,上升到2017年的291万亩,约占家庭承包耕地的29%。2018年7月份,我市向部际联席会又推荐10家合作社申报国家级示范社,目前国家级37家(新增10家后将达47家)、省级61家、市级409家、县级1280家。

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根据《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农经发〔2014〕1号)精神,市农业局出台了《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周口市示范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为家庭农场发展创造培育了健康环境,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17年底,全市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达4600家,户均种植106亩,已有4506家家庭农场进行了注册登记,农业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1009家。目前,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达16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达193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610家。

涉农企业经营不断壮大,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以企业为生产经营主体,租赁农户土地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土地由企业直接经营。企业以工业化、产业化的思维和方式组织开展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设备、科技、经营管理、开拓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了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直接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通过订单合同、合作经营等形式,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也大大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17年底,全市涉农企业租赁土地的达338家,规模经营土地面积28.9万亩。目前,全市重点培育市级以上260家各类龙头企业,辐射带动45万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当中,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46家,市级209家,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15家。

走好产业富农之路

传统的小农经济环境下,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生产经营模式老套,技术难以革新,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近年来,周口市致力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富农之路。市委、市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工作高度重视,突出抓了龙头企业建设、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养、市场开发等几方面的工作,着力于解决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信息不对称、产销组织化偏低等问题。从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效果看,我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猛发展。2006年全市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27.5亿元,年销售收入达73亿多元;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达25亿多元,年销售收入75亿多元,带动农户100多万户,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23家,形成了农业产业化八大链条。2006年全年订单总额近40亿元,订单带动农户90多万户,农产品订单覆约率达85%。2009年全市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33家、市级153家,龙头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270多亿元,利税25亿元,带动32万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当中,农民户均增收1000多元;2014年全市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省级46家、市级194家,龙头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400多亿元,带动60多万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当中,农民户均增收1200多元,年总产值438.3亿元;截止到2017年底,全市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7家,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293.2亿元。

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效应逐步释放。益海粮油、富士康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和雨润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先后落户周口。10个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已建成,集群总资产达到265.56亿元,集群总销售收入达到299.45亿元,同时辐射带动农户35万户。如周口市太康通泰纺织产业集群连接太康县第一棉纺织厂等本地棉纺及加工企业80多家,连接太康县银裕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多家,承接江苏南通悦业纺织公司等外商单位50多家,现有棉花种植基地40万亩,年产皮棉2万吨,主要产品为60支至120支系列高精梳、坯布和针织服装产品。集群领办的龙头企业上连基地,下接市场,不断加强良种繁育、原料基地等上游产业链建设,发展精深加工,拓展包装储藏、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等下游环节,初步形成了产加销、贸工农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006年以来,全市各类龙头企业对农产品原料基地投入资金年均递增23.8%,其中改良土壤、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1000多亿元。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正稳步推进。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其作为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做出总体部署。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我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就发展产业融合方式、培育产业融合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产业融合服务、健全推进机制,作出了具体部署。2016年,以小麦产业为依托,在沈丘县、扶沟县、太康县、淮阳县、商水县开展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工作。2017年,重点支持沈丘县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工作。目前我市农村产业已呈融合发展趋势;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在探索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方面已经有较好基础;在农业内部融合型、产业链条延伸型、农业功能拓展型、新技术渗透型、多业态复合型等几种类型中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取得了初步成效。2017年以郸城县红薯加工园区为主要依托,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创建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园区、体系化物流配送市场营销网络“三化一体”,并与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结合实现镇(城)区、园区、农区“三区互动”的要求,郸城县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甘薯产业一二三融合发展先导区。

改革开放,从农村起步,孕育了希望的田野。40年后的周口农业,正以高质量的发展,描绘出周口“乡村振兴”更加灿烂的明天。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豫ICP备17037365号 技术支持:周口广播电视台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 联系电话:0394-822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