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党建网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传统文化 > 正文

蒙恬商水造秦笔

时间:2023-05-09 10:16:50 来源:周口日报 编辑:詹亚琪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为贯彻落实商水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决策部署,创建蒙恬文化之乡,使商水县由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转变,日前,记者与商水县文联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一起,对蒙恬商水造秦笔的历程、功绩和成就进行了全面梳理,以资互学互鉴。

商水地志关于蒙恬的记载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秦朝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因其改良毛笔,造出秦笔,也被誉为“笔祖”。“扶苏与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且一同被胡亥矫诏赐死,所以,后人在记载蒙恬时,往往把二人一同记载。

与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商水旧志关于蒙恬的记载,也是与秦公子扶苏一同记载的。在北宋国家级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中,就有商水扶苏城的记载。

现存最早记载商水扶苏墓和蒙恬墓的地志就是清顺治年间的《商水县志》。该志卷二“陵墓”条下记载:“扶苏冢,县西南三十里。史记秦始皇使太子扶苏监蒙恬筑长城,及二世立,赐死,葬于此。蒙恬冢,去扶苏冢六十步。”其后,雍正《河南通志》、乾隆《大清一统志》也有了商水扶苏墓和蒙恬墓的记载。其中雍正《河南通志》还有“扶苏寺,在商水县城西南三十里”的记载。

据调查走访,商水西南一带不光是在今商水县境有扶苏城遗址、扶苏墓、扶苏寺,邻近的上蔡县朱里镇境内也有扶台(即扶苏台)遗址、燕王台遗址。康熙二十九年《上蔡县志》卷之一记载:“燕王台,在县东北朱里店西北,相传秦始皇长子扶苏封燕王,此台为其驻兵时所筑。扶苏台,在今扶苏台镇左,亦传为扶苏所筑。”明万历《汝南志·卷之二·村市》在上蔡县十五村中也有扶台(在县东北)的记载。商水发现的“夫胥司工”,即便不是扶苏在此驻军时所刻,也应是陈胜诈称公子扶苏时委托家乡人所刻。这一带民间至今仍流传着扶苏在此驻兵放粮的传说。秦国征服了六国,但并没有征服人心。商水阳城处于原魏国、楚国交界一带。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将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商水归秦。为了争取人心,秦王嬴政就派心地善良的公子扶苏在商水西南一带驻兵。当时百姓疾苦,缺吃少穿,扶苏见此情景,就散发衣食,救济灾民。百姓因为感激扶苏,后来就把他驻兵的地方称为燕王台、扶苏台、扶苏城。公元前209年,商水阳城人陈胜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掀起了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因为扶苏曾在陈胜家乡一带驻兵,故陈胜起事时自然就联想到了扶苏。为了师出有名、聚集人气,陈胜就诈称公子扶苏。被人识破后,在家乡筑起了扶苏、蒙恬的墓冢(实为衣冠冢),以示对扶苏、蒙恬的尊敬。

顺治《商水县志》纂修人郭天锡(1621年~1695年)是明末清初人,顺治五年(1648年)戊子科副榜恩贡,家居白寺镇西南3华里郭小寨村,距扶苏城仅15华里。清朝定鼎,顺治帝亲政后,昭告天下修志,时任商水知县高瑆(xīng)聘请郭天锡主持纂修《商水县志》。郭天锡对上述传说肯定一清二楚,并坚信这些传说,所以就在修志时予以载入。

顺治二年,多尔衮的弟弟豫亲王多铎率兵南征,其部下进驻沙河黄家滩(今周口市区新修中原路大桥南头路东,西邻康湾渡口)扎营,商水正式接受清政府管辖。第二年复建商水县,全县设四里四关厢二十八村,扶苏寺村就是二十八村之一。扶苏寺村肯定因扶苏寺而得名,扶苏寺、扶苏墓都是祭祀扶苏的场所,应为同时存在。这说明早在郭天锡编纂《商水县志》之前,扶苏墓在商水就确实存在,并且影响还很大,不然的话,清政府就不会把其列为二十八村之一了。因此,虽然按司马迁《史记》记载,扶苏、蒙恬并不一定埋葬在商水,但在商水境内的可能是其衣冠冢或纪念冢。

史书关于蒙恬造笔的记载

司马迁的《史记·蒙恬传》中没有蒙恬造笔的记载。现今网上引用有《史记》的一句白话文:“秦始皇命太子扶苏与蒙恬筑长城以御北方匈奴,蒙恬取山中之兔毛以造笔。”但是,查遍《史记》找不到这句话的原文。唐代韩愈(768年~824年)在寓言《毛颖传》中,以笔拟人,暗指蒙恬造笔。但最早明确记载蒙恬造笔者,则是北宋太宗赵光义时期的著名学者李昉(925年~996年)。李昉等所撰《太平御览·卷六百五·文部二十一·笔墨砚纸》“笔”下记载:“说文曰:楚谓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博物志曰蒙恬造笔。崔豹古今注曰:牛亨问曰,古有书契以来,便应有笔也。世称蒙恬造笔,何也。答曰,自蒙恬始作秦笔耳。以柘木为管,以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非谓古笔也。”由此可见,楚国称呼笔为“聿”,就是繁体写的“筆”去掉竹字头。我们见到的“筆”字带竹字头,说明最初的古笔是用竹子做的,与竹子有关联。而蒙恬所造的笔却不是兔毫竹管的古笔,而是“以柘木为管,以鹿毛为柱,羊毛为被(‘被’即‘披’)”的秦笔。

柘塘陂边造秦笔

商水古属陈地,今张庄乡南陵即为陈怀公墓。陈为三皇故都,“伏羲初以木刻字,轩辕易以刀书,虞舜造笔,以漆书于方简”(见明《物原》),自古陈地就与中国造笔历史有着直接的联系。古代这里气候温和,盛产鸣鹿、山羊等食草动物,《诗经·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便源自陈国,古鹿邑、柘城均属陈国。当地相传,蒙恬和扶苏在商水西南一带驻军时,每月都要向秦王嬴政汇报工作。当时的毛笔书写慢,笔管、笔头易损。有一天,蒙恬正在书写公文,手中的毛笔突然损坏,无法继续使用。那时的毛笔都是用兽毛捆在竹子外面的,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商水不产竹子,他就地取材,用平日制作弓箭剩下的柘树枝条代替竹子作笔杆,但手中又缺少兽毛,一时难以做出一个新的毛笔来。于是,蒙恬就独自来到商水柘塘陂边。这是商水一带最大的陂塘。北宋《太平寰宇记》陈州“商水县”条下对此有记载:“驿马沟,在(商水)县西南十三里。《古老传》云:楚相孙叔敖,截汝坟之水以作塘。下有柘塘陂九百顷,遂乃凿此沟,其湍急如驿马,其水发孙塘,屈曲六十里入颍水。”

这说明,早在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就在商水县境西南部开凿了柘塘陂。“陂”,指水泽大池;“塘”,指人工修筑的小水池。“陂塘”就是指自然的水池加以人工的建设,以为灌溉之用的水利工程。柘塘陂就因柘树而得名。查清代商水及周边上蔡、项城、西华、郾城等县的县志,在“物产”条下有关于“柘树”的记载,柘树在商水县志中排“木类”植物第二位,而在项城、上蔡、郾城县志中排在第六七位,西华县则没有关于柘树的记载,可见柘树在商水县比较常见,柘塘陂因而得名。柘树是生长极为缓慢的名贵树种之一,是制作弓的良材,在我国有“南檀北柘”之称。现今凡树龄在50年以上者,均属于国家一级保护落叶乔木。比如商水县张庄乡边楼村东650年树龄的古柘树就是这样的保护树种。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商水柘塘陂大概就在商水西南一带,也就是巴村坡、南湖(秦湘湖)的前身,与扶苏城相近。

孙叔敖(约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是春秋时期楚国令尹,一代名相、治水能臣。《水经注·颍水篇》记载:死女故渎“又东迳固始县故城北,《地理志》,县,故寝也,寝丘在南,故籍丘名县矣。王莽更名之曰闰治。孙叔敖以土浸薄,取而为封,故能绵嗣。”今安徽省临泉县汾泉河(其上游为汾河)下游的临泉县城西汉时名寝丘,东汉光武帝改名固始,即为孙叔敖之封地也。汾泉河上游的柘塘陂、下游的孙叔敖之封地都与孙叔敖有关,证实《太平寰宇记》所写应为可信。

蒙恬在柘塘陂边看到柘木葱葱,鹿鸣呦呦,遍地牛羊,突发奇想:这里的鹿毛、羊毛不照样可以造笔吗?于是,他随手揪下一些鹿毛、羊毛,然后将柘木条的一头挖空,将笔毛放在挖空的枝条中,再用胶粘牢。于是,一种新型毛笔出现了。这就是史书记载的秦笔,与此前将兽毛绑在笔杆外边的毛笔明显不同。

蒙恬之笔结果汾南

相传蒙恬在商水柘塘陂造笔后不久,就随公子扶苏被召回京城。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攻灭齐国,建立功勋,升任秦内史。期间,他在商水造的那支毛笔始终带在身边,一直没有损坏,且柘木具有药用价值,柘木煎汤,按日温洗,还可以明目。以鹿毫为芯柱,笔腰强性好,墨的流动性也很好;外披山羊毫,墨的含蓄好,写大字的时候,毛笔补墨可以减少次数。蒙恬真心感觉这个笔很不错,有推广价值,就在全国主持了秦笔的推广工作。于是,后人便将发明毛笔的功绩归之于蒙恬。其后不久,蒙恬又与公子扶苏北守长城去了。但用柘木造的笔,加工难度大,笔杆太沉,手感不好,后人又对其进行了改进,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毛笔。

蒙恬虽然离开了商水,但其造笔技艺却在商水所在的陈郡(西汉析置汝南郡)一带,特别是汾河南岸流传下来。如今,在项城市汝阳刘村、上蔡县杨集,仍活跃有大批制造毛笔的企业和商户。每年的清明时节,项城汝阳刘一带的制笔从业者都会结伴到商水蒙恬冢祭拜,以示对毛笔鼻祖的敬仰之情。蒙恬之笔,在商水开花,在邻近的项城、上蔡结果。

让毛笔产业在蒙恬造笔之地

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毛笔是文房四宝之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毛笔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艺术形式。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加大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统筹整合现有相关资金,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项目。商水是“河南省书法之乡”,应以毛笔产业为载体,积极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走好文商旅融合发展之路,让毛笔产业在蒙恬造笔之地发扬光大,更好地把文化资源厚度转化为产业发展高度,走出一条人文为魂、生态塑韵的中国式现代化商水发展之路。

周口党建网 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豫ICP备17037365号 技术支持:周口广播电视台

中共周口市委组织部主办 联系电话:0394-8222498